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许多人看来,财经领域是一个巨大的黑洞,能够在财经领域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是沉浮在股市多年的高手,其实并非如此,尚智逢源认为,只要找好了学习方法,哪怕是个金融小白也能渐渐成为大神。 网络书籍新闻是学习好途径 无论是学习什么知识,获取信息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对金融小白来讲,要对财经有一个概念,多看财经的方面的数据,搞懂财经领域的各种术语,这样在阅读相关新闻稿和资讯的时候,才不会一头雾水。 ...
2016年上半年,中国证监会完成了首批投资者教育基地命名工作,正式向证券公司、交易所等13家全国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授牌。建立投资者教育基地,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加强投资者教育的重要举措。我国投资者数量已超1亿人,散户投资者占据主流,建设投资者教育基地,可以调动各方积极性,进一步做好投资者教育的积极创新和有益尝试,有利于提高投资者教育的深...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约有2亿多人从事收藏活动,而且人数仍然呈上升发展趋势。我国收藏组织遍及每个城市,相对应的收藏品种更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此外,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家庭藏品博物馆。收藏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和精神生活的享受,然而收藏却客观存在着诸多投机取巧的现象。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着名文物鉴定专家,古文物协会执行会长,中国收藏家协会民间文物研究中心景德镇基地顾问,民间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鉴定...
4月22日,由中国文物网和老窑瓷博物馆在琉璃厂老窑瓷博物馆举办“《龙泉颂》千年窑火,国粹传承——历代陶瓷珍品系列展。” 龙泉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始于五代,盛于南宋,极具典雅、端庄、古朴、青淳之特色。产品种类涉及现代与仿古的人物、动物、花瓶、挂盘、茶具、文房用具、高档茶、酒、餐饮、药品皿具、产品品种成百上千种。龙泉青瓷一直被誉为世界瓷器皇冠上的璀璨明珠。龙泉青瓷分“哥窑”和“弟窑”两种类型...
作为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古城保护如今已走过三十多年。2012年1月,经住建部同意,苏州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域。应该说,在古城保护方面,苏州所取得的成就,在全国范围都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的作用。那么,近年来苏州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持续推进古城保护与创新发展? 对此,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管委会主任徐刚在创博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近年来,在...
中国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24日披露,该所自2006年起整理出版流失在海外的敦煌古藏文文献,目前完成英藏9册、法藏22册(每册336页左右),并正在推动古藏文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有望完成具备智能检索功能的数据库。 这些文献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英国大英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编纂出版,流失海外的敦煌藏经洞藏文文献首次以出版形式回归故里。 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
24日,记者从2018年青海省文物局长暨该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获悉,近年来青海文物资源状况基本摸清,根据青海省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青海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411处。 青海是古丝绸之路南线重要通道,历史上称之为丝绸之路“青海道”,当丝绸之路北、中道因战争而中断时“青海道”发挥了重要贡献,此间沿线分布有大量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汉、唐至明、清的珍贵文物。青海都兰...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文保所24日透露,近日,考古人员在临西县尖冢镇境内的跃进渠河底及河坡处发掘出一砖质结构的古墓群。经考古人员初步清理,出土了壶牙床、五铢钱、银簪、瓷器,漆器等随葬物品,其中壶牙床保存比较完整。临西县文保所所长张霞表示,壶牙床的出土在全国也比较罕见,专家对其鉴定正在进行之中。目前,考古人员正对古墓群的文物展开清理、修复工作。 据了解,此处古墓群是临西县龙潭村村民在渠道内维修...
记者24日采访四川大学考古系副教授原海兵时了解到,经过对青白江双元村墓地154号墓葬生物考古遗存的整理研究,初步可以判断出该墓葬主人为成年女性,年龄在35岁至40岁左右。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7组的双元村墓地共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260余座,为目前四川地区发现数量最多、揭露面积最大的一处春秋战国墓葬群。而154号墓葬是整个墓地葬具保存最完整、最大的一座船棺墓葬,并且在...
4月初,自贡三位收藏爱好者在大安区凤凰乡永胜村的建筑工地发现一处清代家族墓葬,遂向自贡市文物部门上报。4月中旬,经过自贡市文广新局文物科、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大安区文物管理所等单位考古专家,连续几日的抢救性发掘工作后,墓葬情况已基本清晰。 据了解,墓葬主人之一的黄敦基的族人中,曾有自贡当地显赫的盐商家族。据黄氏后人介绍,其族谱记载,黄氏先祖最早可以追溯到夏禹治水时期,历代族人中曾出现多位历...
近日,由陕西省文物局及秦始皇陵博物院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合作举办的“辉煌大秦:兵马俑”特展在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开幕。中国驻纽约总领事章启月、文化参赞李立言,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馆长卡梅伦基钦等与当地各界人士300余人共同出席了开幕式。 章启月表示,近年来中美两国在人文领域特别是文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此展正是去年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高层对话行动计划》的重要项目之一。希望美...
中国纺织历史悠久,“男耕女织”,源远流长,那么是在什么时候我们的老祖先就开始纺纱织布?“纺织”到底是什么?从古至今,“中国纺织”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时代变迁?24日,由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历时前后8年编纂完成的《中国纺织通史》在沪首发,或将能对这一系列疑问给出权威、全面的回答。 该书完整、全面地研究、梳理了其在中国七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填补空白、惠及当代、传世久远,具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
4月18日至20日,为期三天的舟山全市业余文保员业务技能培训班顺利结束。此次培训班由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承办,全市各乡(镇、街道)业余文保员与各县(区)、功能区管委会文物行政、监察及业务部门共6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课程分别由市文物监察支队陈焕超、省文物局文物安全处沈坤荣、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斌及宁波市优秀文保员李本侹主讲,内容涉及不可移动文物巡查、文物安全、文化遗...
记者走进白沙街道新马路36弄,这里的文保房刚刚完成了历时一年的整修工作,映入眼帘的是白墙黑瓦,中西合璧的建筑院落,让人仿佛置身于20世纪初。 白沙历史街区位于人民路西侧,从新马路到泗洲街的近一公里范围,历史文化建筑呈块状分布,有新马路近代建筑群、贝家巷历史建筑、生宝路文保房、戴祠巷近代建筑群、德记巷历史建筑40余处,其中省级文保点1处。随着江北区对文保房的保护与修缮越发重视,进一步凸显了...
近日,“三亚古生物科普论坛暨第四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在海南三亚召开。研讨会期间举行了2017年中国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奖发布仪式,浙江自然博物馆原创性特别展“浙江恐龙大复活”获此殊荣。 在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发展情况交流会上,金幸生副馆长结束了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建设情况、赴日本特别展和科普活动等情况,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浙江自然博物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